- 【Mandarinholic中文狂】正音練習
引述 :『要當個稱職的對外華語老師,在發音方面,我認為,「動聽與否」不是必要條件,「發音標準」(至少上課時如此)則一定是必要條件,否則學生跟著發錯了,將來出醜可是要怪罪老師的,因此,準備當華語老師的朋友們,發音絕對要標準,而且最好是將標準發音「內化」為正常發音,那麼上課就可以多花心思在學生的表現,而不是顧慮自己的發音。
準備當華語老師的朋友們,一定針對自己的缺點,下工夫練習,務必要「到位」,舌尖該碰到牙齒,就得碰到牙齒;舌尖該翹起,就得翹起,不能「介於中間」。』 (標籤: 正音 華語教學 教學知識) - 【 學習2.0】數位教材2.0的思考
引述 :『要思考數位教材2.0跟1.0有甚麼不同?最關鍵的是「主動學習」與「被動學習」的差別,假如我們希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,誘導他們主動探索和學習的興趣,是否還需要把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?學生和家長是否也可以提供教材?教材一定要遵循品質規範與SCORM標準嗎?教材一定要放在教材庫裡面嗎?假如不放在教材庫,當人們需要時,又要如何找到呢?』 (標籤: web2.0 elearning 學習 教材) - 【漢字乾坤網】漢字教學舉例
引述 :『漢字教學可結合解說、古文字形、照片等進行,如』 (標籤: 漢字 錦囊 教學方法) - Watch to Learn Chinese
引述 :『This site was created by Philipp Lenssen and Yinxue in 2008, living in Germany, with YouTube videos by their respective creators. I hope the currently 523 videos from 98 creators can help you train your Chinese, along with additional material you may have or classes you may take.』 (標籤: web2.0 e-learning 網路工具 網路應用 線上影音) - 跟福娃学外语
引述 :『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300天之际,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特别推出《跟福娃学外语》栏目,该栏目每日教给大家一句外语,对于中国网友来讲,做为热情的东道主,在奥运会期间将面对各国朋友,那么会说一些日常外语对自己和他人有非常好的帮助。《跟福娃学外语》栏目每日教给网友一句英语和一句法语』 (標籤: 英語教學 法語教學 網路工具 線上影音) - 【西班牙小婦人】用熱誠來教書,贏得尊重及友誼
引述 :『小婦人不知道別的中文老師是怎麼授課的,但是自己授課的風格是“很活潑”,讓學生們覺得學習中文真的很有趣;另外小婦人把每個學生當成是自己的朋友,只有這樣才能付出所有的耐心及精力來教導他們。事實上證明,大家真的都變成了小婦人的好朋友,有時候來家中聚餐,有時候到外邊的餐館用餐,連自己的心事也都對小婦人說。』 (標籤: 華語教學 心得 教育)
2008/07/22
[2008/6/27-7/22] 相關訊息
by
Fish
於
22:13
標籤: HEMiDEMi2008
2008/06/27
[2008/6/11-27] 相關訊息
- 【中廣新聞網】美國AP華語課程學區來台招募華語教師
引述 :『[2008-06-10]台灣華語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準享譽國際,美國和教育部簽署教育合作協議,七月份美國AP華語課程學區(校)長將來台招募2009學年度的華語教師。
這一次美方預計來台招募三到十名華語教師,受聘的華語教師從2009年八月起到美國中小學任教。即日起到六月二十七號受理報名,申請資格必須大學以上畢業、具中小學教師證書、對外華語教學經驗及英文流利。
美方將提供年薪三萬到六萬美元,教育部則提供往返機票定額補助。』(標籤: ap 華語師資 美國 工作機會) - 【The Monkey Tamer】教材不負責亂談
引述 :『不知道因為我是新手老師還是每個人都這樣,決定下年度的書目還真是讓我頭痛。
因為新,加上沒經驗,我倒是沒有那種同一套書一用七年不敢換,怕換了得重新再來的情結。但我得承認,如果可以重複用同樣的內容,該是件多好的事啊,哪些不管用,哪些管用,總是得試驗過了才知道。我知道沒有一本完美的教科書,書是死的,人是活的,好老師其實勝過書本上的內容。但總是有比較好的教科書和比較不合適的教科書吧。』(標籤: 高中 美國 教材 青少年 學習) - 【udn校園博覽會|聯合報】 鄭愁予建議:中文譯音 可採漢語拼音
引述 :『『2008/06/09』至於給外國人使用的中文譯音,鄭愁予建議台灣不要三心兩意,應捨棄民進黨政府採用的「通用拼音」或更古老的「威妥瑪拼音」,改採漢語拼音。他說,台灣學校教的注音符號,對初學中文的外國人而言太難,但大陸研發的漢語拼音,採用西方語系的羅馬拼音,又引進俄國及拉丁文,標示ㄓ、ㄔ、ㄕ等幾個中文的特殊音,有其科學性,也沒放進共產主義的特別符號,無關意識形態,台灣應和國際接軌。
曾志朗教育部長任內,堅持採用漢語拼音,是他被換下來的主因之一。他昨天仍不改其志,強調國外不管中文教學或學術期刊,很多已改用漢語拼音,台灣不能視若無睹,這雖非新政府最優先施政項目,但也列為未來重大檢討事項』(標籤: 拼音 注音 漢語拼音 語言政策 教育部 觀點) - 【屏東教育大學】6月25日華語文教學研習會
引述 :『為增進華語文教學教師在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的擴展與增長,掌握並更新全球華語文教學脈絡,邀請學術界與產業界專家學者進行相關專題演講及深度座談,建立學術界與產業界交流平台,經由兩界討論與對話,支援華語文教師專業領域與與實務經驗齊頭並進。一、辦理方式: 聘請相關專長學者或實務工作者擔任講座,分別針對「朗讀技巧與朗讀教學」、「教育科技融入華語文教學」議題進行專題演講及深度座談。研習會議程詳如【檔案一】。
二、辦理日期:97年6月25日(星期三)
三、辦理地點:屏東教育大學教學科技館視訊會議廳。』(標籤: 華語師資 教學機構 師資) - 【老貓學出版】當「人們」只曉得用「人們」的時候
引述 :『中文的習慣裡名詞並不需要特別用複數形,來表達「眾多」的概念(我們、他們等是少數例外)。像英文那樣名詞加 s 的作法,在中文裡要嘛是根本不用管,要嘛是另外有處理技巧。不用管的例子,如:
* 路上塞車:你不必說車很多也知道塞在路上的不只一輛。
* 好男人都死會了:不加 s 不會讓你誤會全天下只有一個好男人。
* 畢業生就業潮:你一看就知道競爭對手車載斗量。
中文經常是靠上下文判斷單、複數的,不是用詞彙變形的方式強迫指定。但有時中文也會另外有處理技巧來表達複數』(標籤: 語感 觀點 修辭) - 教育部-國家語文綜合連結
引述 :『「華語辭典系列」提供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二部辭典筆畫及注音聯合的索引查閱功能,以及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之圖片索引查閱功能。二部辭典之聯合檢索功能近期開放試用,讀者如須先行查詢,可利用本站「語文綜合檢索-字典類」功能查詢。』(標籤: 網路工具 教育部 語言) - 【The Monkey Tamer】教材不負責亂談二
引述 :『【2008-06-21】「你好 」是今年選教材的時候,考慮的對象。「你好」的內容明顯簡單很多,單字很少,一課的量也很短。但是我後來沒有使用它。主要考量是 它的作業和書寫的部分實在太簡單了,第一冊結束大概四十個字吧(忘了,請指正)。老師在教的時候,可能得自製生字練習或其他作業。』(標籤: 教材 華語教學 美國) - 【Mandarinholic 中文狂】聽ChinesePod談口音
引述 :『【說明一】關於這段對話中談到台灣把「和」念做「汗(hàn)」,其原因是受到老北京的影響。當初,老北京人把「和」念成「汗」,1956年陸志韋先生寫《北京話單音詞匯》時,請了一位姓趙的老先生做北京話的發音人,就把當連詞用的「和」念成「汗」。1960年袁家驊教授主編的《漢語方言概要》中提到︰並列連詞「和」,北京口語又讀「汗」。1996年徐世榮先生的《北京土語辭典》,也收錄了「汗」這一讀音。』(標籤: 口音 台灣國語 國語 北京 上海 台灣) - 【Mandarinholic中文狂】才 vs. 只有
引述 :『「才」有好幾個用法,沒有想像中容易,要分析可以講個把鐘頭,我們若縮小範圍來談,我猜,關鍵在於「才」跟「只有」都解釋為「only」時的區別,對吧?
當「才」跟「只有」都解釋為「only」時,其句子中都含有「數詞(number)」,結構是「才+Number」跟「只有+Number」。基本差別在於,用「才+Number」是帶有強烈語氣的,用「只有+Number」則沒有。』(標籤: 語法 華語) - 【chinese teacher】老師,我們明天要考試嗎?
引述 :『考試的目的不是要看分數,我也告訴他們我不改分,只有--很好、好、還好、加油。考不好的同學,我會讓助理老師及輔導員給他們加強各別輔導,隨時可以重考,所有的考試、練習、作業都會做成檔案,我告訴他們我想看他們的進步。』(標籤: 課堂經營 中學 美國 錦囊)
by
Fish
於
11:56
標籤: HEMiDEMi2008
訂閱:
文章 (Atom)